创新实践|技术引领、平台支撑,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走深走实
2024-10-17
证券时报坚持以数智化为支撑,强化融媒体生产传播的技术驱动;以平台化为着力点,打造高辨识度的全媒体传播矩阵;以正能量提振信心,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紧跟技术变革步伐,以财经大模型全流程赋能内容生产;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持续推动媒体融合深入发展。2013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传播方式,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为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指明方向。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媒体融合纳入顶层设计,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2020年6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证券时报于2015年正式启动采编机制变革和全媒体融合发展战略,全员向互联网、移动端主战场进军,面向财经领域核心资讯服务需求持续发力,不断强化内容生产能力,做强报、网、微、端、视等全媒体矩阵,提升影响力和传播力。
“证券时报智媒体平台”是报社自主研发的采编核心工作平台,为多个产品端(纸媒、网站、客户端、微站、小程序等)和新媒体业务提供内容采集、制作、分发、汇聚、运营、考核等技术支撑,报社采编业务实现“组织一体化、流程一体化、考核一体化”,解决了报纸板块和新媒体板块“两张皮”难题。内容上,聚焦财经新闻、金融信息服务、信息披露等品类;呈现形式上,兼顾图文新闻、直播、短视频、长视频等多媒体;技术上,建立分享协同平台,构建数智化、移动化、社交化技术支撑新平台,“证券时报智媒体平台”入选第四届中国报业深度融合发展创新案例。
以数智化为支撑,强化融媒体生产传播的技术驱动
当前,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推动媒体向数据化、智能化发展;智媒体以数字技术生产力为基础,更加强调智能技术的支撑作用。“证券时报智媒体平台”采用“大中台、小前台”模式,核心是通过构建一个强大的中台来支持多个前台业务,提高灵活性、效率和创新能力。平台充分利用AI(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5G、4K等前沿技术,顺应业务新需求新场景,保持高频迭代,从技术上、流程上实现全社从内容数据到用户数据的共享、互联、互通。
报社将业务中台作为智媒体平台的内容创作工厂,打造并集成了内容管理系统、绩效管理系统、公告管理系统、版权管理系统、视频管理系统、直播管理系统、用户管理系统、客户订单系统等多个业务系统,各模块均采用互联网架构,成为覆盖完整生产链路、满足多角色需求的共享工作平台。
AI中台是智媒体中台化架构中核心的一环,根据证券时报需求场景和业务特点,基于AI算法引擎、大模型、知识图谱等系统,提供多项“基础+定制化”算法模型,覆盖智能创作、智能审核、智能分发、智能传播分析等业务场景,助力智媒体平台的内容生产、分发和评价反馈。通过反复训练提升AI能力,辅助内容生产、分发、审核、标签等业务,形成更加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报社采编生产力进一步释放,内容生产增量提质,信息传播精准高效,单位生产成本降低。
以平台化为着力点,打造高辨识度的全媒体传播矩阵
证券时报发挥融媒体中心指挥策划枢纽作用,有效整合技术与资源,孵化出多个影响力突出的新媒体平台和账号,构建了覆盖多个垂直细分领域的全媒体传播格局,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商业价值。
证券时报始终围绕主流财经媒体的定位,发挥专业优势,致力为用户提供有用的资讯服务,着力打造具有高辨识度的全媒体传播矩阵:证券时报网作为国内主流证券网站,提供宏观、行业、公司、机构、市场、数据等综合内容,一站式服务投资者;“e公司”客户端以打造“上市公司第一资讯平台”为目标,7x24小时提供上市公司信息、市场快讯和解读;“券中社”客户端致力于提供高品质的原创金融信息,打造金融业生态圈高地;“数据宝” 小程序凭借数据智能处理、数据工具开发能力,提供丰富的股市大数据深加工内容服务。
从地域覆盖面、人群覆盖面、内容覆盖面三个维度看,证券时报已实现“媒体+数据+智库”的能力进阶,开启了“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运营新模式。传播矩阵涵盖多家传统报刊和百余个数字媒体平台,日均覆盖用户超5000万;拥有“证券时报”“券商中国”“新财富杂志”百万以上粉丝、议程设置能力突出的微信公众号3个,百万以上粉丝微博4个,百万粉丝推广号4个,各类视频号、抖音号用户总量超569万。
近年来,证券时报在多项新闻评选中频频获奖。例如,连续获第32届、第33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在第34届中国经济新闻大赛中获一等奖1件、二等奖2件;在2023年全国行业好新闻大赛中获一等奖1件,二等奖1件;在每年的人民日报社属报刊好作品评选中亦获得多个奖项,展现了财经媒体“国家队”的本色,实现了在智媒平台赋能下新闻生产力和传播效能的有效提升。
以正能量提振信心,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应用前沿技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舆论生态,特别是AI生成内容带来的新变量,主流媒体应持续输出正向价值、扩大舆论主阵地。作为财经报道领域主力军、融合发展先行军,证券时报坚定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报社积极探索主题宣传报道新路,围绕资本市场重点关切,主动设置议题、深入一线采访,推出系列强信心、稳预期、促发展大型主题报道,通过短视频、专题、图片集等多种形式呈现。例如,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后推出“向新而行 以质取胜 自立自强——深市新质生产力巡礼”大型系列报道,通过讲述一辆新能源汽车、一块动力电池、一粒金属粉末、一束激光、一片玻璃、一张拓扑图、一台压铸机等背后的故事,展现深圳优质上市公司积极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生动实践。报纸版面配有二维码,读者扫描即可看到现场短视频,获得增量信息,增强现场感,让报道可感可知可信。之后又策划推出了“探寻科创高地 解码行业先锋——沪市新质生产力巡礼”。通过切实可感的报道,从微观视角展现新质生产力的澎湃动能,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获得广泛好评。
紧跟技术变革步伐,以财经大模型全流程赋能内容生产
AI技术应用日新月异,媒体深度融合不进则退,证券时报直面挑战,以强烈的危机意识,着眼当下、拥抱变革、布局未来。报社已全面启动实施AI+战略,自主研发业内首个财经行业大模型,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全方位赋能主流财经内容生产、传播、消费和评价反馈。
证券时报财经大模型从策、采、编、审、发、评全流程赋能,在选题策划方面,AI实时分析全网大数据,汇集新闻线索和趋势,提供多角度选题策划辅助;基于大模型技术,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公告内容进行数据分析和挖掘,AI生产财经新闻信息和报告已成规模;AI智能辅助审校与三审三校人工审核相结合,加强内容安全把关。
报社将财经大模型能力应用于问题理解与信息聚合,创新产品交互形态,布局新流量入口,AI+搜索同时赋能C端与B端应用场景,为用户提供专属的个性化财经信息服务。通过大数据传播效果监控和AI点评,为内容运营和评价提供精准分析。
报社坚持以互联网思维和市场思维不断丰富新闻生产的工具箱,从传播流量和效果上强化技术支撑。例如,尝试推出虚拟财经主播和24小时财经视频直播,从稿件撰写到视频生成、直播流串联播出及快讯短视频自动生成,均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完成。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深度融合发展提质增效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升主流媒体影响力,技术是支撑,人才是关键。技术平台要适应市场新场景、用户新需求,高频迭代升级;采编队伍要提升融合意识,持续提升用好新媒介技术的能力。
媒体融合起步之时,证券时报即确立了技术驱动和全媒体融合发展并进路径,推动全员转型,进军新媒体主阵地。为此,报社变革配套采编机制,重构技术平台、组织架构、流程管理、激励约束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健全适应媒体融合发展需要的制度设计,调动干部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证券时报采编人员做到了全年365天、每周7×24小时实时采集传播,从过去的采编单一角色转向一岗多能,并善于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制作具有多媒体特色的新闻内容,不断提高报道质量和影响力。技术赋能、融合添翼,证券时报实现了内容生产量的数倍增长、质的明显提升和用户数量的十多倍增长。平台影响力不断提升,激励机制相对灵活,对社内外优秀采编人才产生了较强吸引力,不少岗位成为财经媒体的人才高地。在平台流量红利竞争加剧、传统商业模式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下,证券时报新媒体矩阵流量持续增长,商业价值初步得到市场验证,为转型发展打下了一定基础。
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永远在路上。证券时报将围绕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坚持导向为魂、内容为王、创新为要、流量和效果说话的原则,用互联网思维主导资源配置,继续迭代升级智媒体平台、财经大模型等技术底座,加大技术驱动,推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走深走实,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贡献力量。
结 语
证券时报以智媒体平台为抓手、以先进技术为引领、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以平台运营为保障,不断构建符合财经行业特点和技术趋势的媒体融合版图,取得阶段性成效。未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仍有诸多难题待解,包括证券时报在内的主流媒体还需增强主动性、前瞻性、创新性,进一步释放AI等前沿技术的潜能,焕发体制机制活力,提升内容生产质效,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为凝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共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贡献。